成人网络欺凌比你想象的更常见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9-12-2 01:07:5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新的研究:网络仇恨是如何影响所有年龄和我们可以扭转它的方式。

网络欺凌在成年人中有多普遍?

答案相当简单:互联网可以是一个垃圾池的巨魔和仇恨所有年龄。网络骚扰不仅仅是针对儿童的——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成年人在社交媒体上的不良行为。

在一项名为“网络欺凌在成年人中有多普遍?”研究人员将全国范围内的样本分为年龄组,并比较了这些参与者是否曾经是网络欺凌的目标,以及他们在过去一个月内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。

“这项研究报告了网络欺凌在不同子群体中的流行程度,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信息,”主编Brenda K. Wiederhold博士说。

一名心理健康倡导者表示,在网络骚扰方面,成年人可能比青少年更糟糕,因为这项主要研究显示,五分之二的年轻人曾受到网络欺凌。

研究表明,近15%的参与者曾是网络欺凌的目标。年轻人(18-25岁)经历了最高水平的网络欺凌(在一生和过去一个月的时间框架),但大量的终身网络欺凌也被年龄较大的群体报道,包括26-35岁(24%)和46-55岁(13%),直到66岁以上的年龄组(6.5%)。

名人在网上欺凌没有边界

比在网络空间目睹仇恨更令人不安的是,意识到仇恨是由那些应该更了解成年人的人延续的。

名人是网上最受关注的目标;在《羞耻之国》一书中,有一个完整的章节专门介绍那些遭受骚扰、羞耻和数字虐待的名人。作为一个公众人物,一般人认为它允许他们批评、伤害和伤害他们的键盘。事实上,仅仅因为一个人达到了一定的名气,并不意味着他就不再是一个有感情的人。屏幕后面有一个活生生的人,当巨魔发布恶毒的信息时——这不仅伤害了目标,也伤害了他们的朋友和家人。

就在不久前,《the View》的联合主持人梅根·麦凯恩(Meghan McCain)在社交媒体上遭到攻击,她不得不告诉粉丝和追随者,目前她正在关闭页面上的评论,并附上以下信息;

暂时关闭评论。我的家人和年轻人都能读懂它。你可以不同意我的政治观点,但谩骂和威胁太过分了。

演员伊德瑞斯·艾尔巴也宣布他将退出社交媒体,因为他发现社交媒体滋生了消极情绪和网络欺凌,让他感到沮丧。

歌手Goo Hara在28岁时死于明显的自杀,揭示了她所面对的可怕的网络欺凌的个人攻击。

在所有这些可恶的网络行为中,最令人不安的趋势是,通常是成年人在扔网络垃圾。这些人应该是有责任心的,尊重人的,知道如何用善良来领导。

我们可以从名人身上学到什么

你不需要成为一个处理数字戏剧和在线话语的名人。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曾是网络欺凌的目标,或者我们发现自己发布了一条令我们后悔的尖刻评论。

1. 坏事总是发生在好人身上。

2. 网络欺凌(羞辱)并不能定义我们是谁。

3.暂时离开社交媒体是可以的。

在网络欺凌中生存的三种方法

这是不可避免的,如果你花时间在任何社交平台上,都会有争论的时候。网络欺凌是人类的行为,可悲的是,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百分之百地根除它。虽然我们不能控制别人在网上的行为,但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来改善自己的经历和行为,以及我们如何应对消极情绪。

1. 做一个支持者。如果你收到了一个刻薄的meme,看到了一个伤人的评论,或者看到有人在数字骚扰中挣扎,那就做点什么吧。

向社交平台报告并标记滥用内容。
永远不要转发、参与或“喜欢”恶意内容。
在网上向受伤的人伸出援助之手。私人信息,短信,电子邮件。任何形式的交流,这样他们就知道他们并不孤单)。

2. 限制我们在网上的分享。并不是我们线下做的每件事都需要记录在社交网络上。

情感的分享。如果你和你的伴侣吵架或者和你的孩子闹翻了天,社交媒体不是你发泄你的个人隐私的地方。一开始可能是有益的建议,很快就会变成伤人的对手。网络朋友不是网络治疗师。
不恰当的分享。发送色情短信可以被视为一种新的调情方式。许多成年人都有这种行为;然而,要知道,网上发布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有可能被公开分享。
了解你的听众。在你分享内容之前,谁是你的受众(家人、朋友、同事、网络熟人)?当我们接近另一个选举年的时候,要注意你在哪里发帖,并为后果做好准备。

3.知道什么时候该休息一下了。就像许多名人已经学过的那样,远离社交媒体是可以的。花更多的时间与人面对面交流,实际上会帮助你对网上的人产生更多的同理心。

网络欺凌在成年人中有多普遍?但作为成年人,我们已经成熟到可以控制自己,用键盘来表达我们的同情和善意。我们必须以身作则。

参考文献

“How Common Is Cyberbullying Among Adults? Exploring Gender, Ethnic, and Age Differences in the Prevalence of Cyberbullying” by Meng-Jie Wang, Kumar Yogeeswaran, Nadia P. Andrews, Diala R. Hawi and Chris G. Sibley, 7 November 2019, Cyberpsychology, Behavior, and Social Networking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心理迷与你快乐分享

关注微信公众号

加入微信群

服务时间:9:00-16:00

站长微信

← 微信

← QQ

Copyright © 2000-2024 心理迷 Powered by xlm.net ( 粤ICP备2021129462号手机版 
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